查看原文
其他

倒计时!这两个经济大省即将“市市通高铁”

凯风 国民经略 2021-12-18

文|凯风

 

高铁一响,黄金万两。

 

据媒体报道,近日,赣深高铁全线站房建设已进入尾声,将于年内正式开通,河源即将告别没有高铁的历史,广东21地市进入“市市通高铁”时代。

 

无独有偶,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进入全面静态验收阶段,有望于2022年开通运营,这条连通郑州、济南两大省会城市的高铁,将助力河南步入“市市通高铁”时代

 

事实上,在广东、河南之前,全国已有福建、安徽、江苏、江西、河北5个省份实现“市市通高铁”。

 

目前,我国高铁里程突破3.79万公里,占世界70%左右,高铁对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率超过了95%。


未来,除了个别西部省份之外,“市市通高铁”将会成为常态,影响有多大?

 

01

经济第一大省,

为何这么晚才“市市通高铁”?

 

事实上,广东是我国最早进入高铁时代的省份之一。

 

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,广州早在2009年就步入高铁时代,深圳在2011年借助广深动车提速进入高铁时代,厦深高铁、深湛高铁先后将粤东、粤西带往高铁时代。


最后只剩下河源一地,则会借助赣深高铁跻身全国高铁网络。



广东“市市通高铁”的时间,之所以滞后于福建安徽等省份,是特殊的地源环境和政策悬殊决定的。

 

广东地处中国的南大门,位于铁路路网的边缘,难以像内陆省份一样从过路路线的建设中受惠。


 

与地理环境相比,更关键的一点在于,中西部地区的高铁建设,往往能得到国家政策和财力的扶持,而广东则要自力更生

 

粤东西北地区本身的财力相对不足,广东整体财力虽然相对充沛,但除了上缴中央和向粤东西北进行基础民生等领域的转移支付之外,能用于高铁建设的并不多。

 

不过,近年来,广东开始加大基建投入,轨道上的大湾区已经成形,而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建设已经走在全国前列。

 

日前公布的《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-2035年》公众版提出,将预留京港澳高速磁悬浮、沪(深)广高速磁悬浮廊道



根据广东省交通十四五规划, 广东将建设广州至珠海(澳门)高铁、珠海至肇庆高铁等项目,研究广州至深圳高铁新通道,研究论证以铁路功能为主的伶仃洋通道,谋划深圳至中山城际铁路等。

 

面向未来,广东将有36条公路出省通道、11条对外高铁通道。高铁通道,包括京广高铁、贵广高铁、南广铁路、赣深铁路、厦深铁路、广州经湛江到海口高铁等。


2025年之前,广东有望率先实现“市市通350高铁”。

 

02

河南为何也这么晚?

 

河南是交通大省,也是高铁时代的重要交通要冲。

 

早在普铁时代,郑州就是首屈一指的全国交通枢纽,这一优势在高铁时代得到延续。

 

以郑州为中心的 “米”字型高铁网,连通了京广、郑西、郑徐、郑渝、郑阜、商合杭、郑太、郑济等。

 

郑济高铁一旦开通,把补足“米”字型枢纽的最后一撇,郑州也会顺势成为首个落成“米”字型高铁枢纽的城市。



“米”字型枢纽纵横交错,将河南几乎所有地级市都覆盖其中,得以迅速接入全国高铁网络。

 

早在2010年,郑州、洛阳、三门峡借助郑西高铁率先跻身高铁网络。2012年, 安阳、鹤壁、新乡、许昌、漯河、驻马店、信阳借助京广高铁得以跻身其中,随后几年,除了濮阳之外的其他地市陆续开通高铁。

 

濮阳,为何成了最后一个?

 

这与濮阳的地理区位有关。濮阳地处河南东北部,为河南、山东、河北三省交界之地,位于区域边缘,既不在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,也不在京广、陇海两条主要交通要道上,在普铁时代就不突出。



郑济高铁,有望改变这一劣势。等到这一线路全线开通,濮阳1小时到达郑州和济南两个省会,有望在中原城市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之间“左右逢源”。

 

郑州的铁路交通枢纽地位也会得到巩固,为其在北方区域经济的持续晋级提供强支撑。

 

03

“市市通高铁”第一省,

不是粤苏浙

 

全国最早“市市通高铁”的省份,不是广东、江苏、浙江这些经济强省,而是福建和安徽。

 

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铁路作为“高铁”的标准定义,那么早在2018年,福建所有地级市就全部通上了高铁,成为高铁建设的领跑者,安徽则在2019年第二个成为“市市通高铁”的大省。

 

在普铁时代,福建由于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特殊地理环境,加上处于全国铁路系统的末梢,铁路建设相对滞后。

 

然而,在高铁时代,福建迅速完成了“补短板”。


福建省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图 来源:福建2035总规


在短短十多年间,温福铁路、福厦铁路、厦深铁路、向莆铁路、合福铁路、龙厦铁路等高铁线路先后修建并通车运营。

 

不难发现,长三角和珠三角通过福建完成了连接,加上交通短板带来的“后发优势”,福建迅速完成了逆袭,成了“市市通高铁”的先行者。

 

 

04

高铁里程第一省,

为何也不是粤苏浙?

 

全国高铁里程最多的省份,同样不是粤苏浙。

 

据统计,截至2020年,全国高铁里程最多的省份是安徽,其次为广东、辽宁、江苏、山东。



安徽为何能拔得头筹?

 

作为中西部内陆省份,尤其是地处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四大交通极轴之间的地区,本身就能从高铁路网的连通中受益。

 

这是内陆省份相较于边境省份的区位优势。

 

安徽之所以脱颖而出,一改传统铁路时代的边缘地位,正是得益于“八纵八横”的高铁网络



 

在普铁时代,作为铁路要道的京广、京九、京沪、陇海,只是从安徽边缘掠过,省会合肥成了铁路的死胡同。

 

但在高铁时代,八纵八横,纵横交错,从南到北,从东到西,覆盖整个中国。

 

八纵里的京沪、京台、京九,八横里的沿江、陆桥通道,从安徽纵横交错而过,合肥得以成为晋级为“米”字型枢纽成员,城市能级和区位优势得到显著提升。

 

可以说,部分内陆大省即使经济不发达,由于地理区位原因,也能顺势成为“八纵八横”的受益者,率先步入“市市通高铁”时代并不令人意外。

 

05

市市通高铁,

对经济、房价有多大影响?

 

拥有速度的城市将赢得成功。

 

市市通高铁,意味着整个省份的所有地级市,都将获得高速连通。那么,高铁开通,会否会否成为房价上涨的催化剂?

 

就短期而言,答案是肯定的。

 

高铁属于强概念。无论是地级市还是县城,一旦通了高铁,意味着这个城市与全国交通枢纽连为一体,上至北上广深下至省城,都会连成一条线。

 

这种空间距离的缩短,以及连成一体制造的心理亲近感,必然会带动资产概念的泛滥,短期对于房价必然带来明显的刺激效应。

 

然而,这只是就短期而言。


在中长期,高铁对城市和房价的影响,始终受到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双重拉锯。

 

一方面,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将会更加突出。尤其是那些处于交通枢纽的二线省会,得以通过高铁网络将触角延伸到整个省内。

有学者通过追踪高铁开通前后三四线城市人口变化,也证明了这一点:


高铁开通后,大多数三四线城市人口占全省比例,不增反降。

 

另一方面,大城市也存在扩散效应和溢出效应,这主要存在于都市圈和城市群范围内。

 

很简单,大城市土地、房价居高不下,人口、产业就会将周边区域转移,北京与燕郊,上海与昆山,广州与佛山清远,深圳与惠州东莞,都属此类。


所以,“市市通高铁”,必然带动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。


中心城市将会变得更加“中心”,城市群将会更密切连成一体,边缘城市的“边缘性”则很难得到彻底改变。


-END-

谁是第一座4万亿城市?

7年来新低!楼市……

无一入围!地产造富过去了

这个超级大省,正在拼命建大学

谨防房地产硬着陆!什么信号?

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,影响有多大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